南极天文科考进行时

内陆队遭遇“白化天”(图)

  

队员们正在拖拽被积雪深埋的雪橇 记者 高 悦 摄

 

■ 中国海洋报特派南极记者 高 悦

  南极冰盖之上,气候变化无常,昆仑站队在出发后的第二天就迎来了“白化天”的考验。我身在乘员舱内,可以清晰地听到舱外风声呼呼作响。老队员告诉我,这就是南极内陆有名的“白化天”。走出舱门,我看见宿营地已被风雪覆盖,到处白茫茫一片。远远望去,狂烈的风雪不断扩散延伸,与白色浓雾交汇于天际。在这片银装素裹的冰雪世界里,白色是唯一的色彩……迎面吹来的风裹挟着冰的寒气,让人感觉彻骨的冷,考察队员都穿上了特制的棉服防风御寒。

  上午8点,考察队从距离中山站50公里处的宿营地正式出发,奔赴130公里处的宿营地。出发伊始,首席机械师崔鹏惠通过电台告诫大家:“各驾驶员注意,今天能见度比较低,车与车之间一定要注意距离,保持车队队形。”虽然风雪弥漫,但老队员并不慌乱。“今天的‘白化天’不算严重,还能看清前方车的轮廓。”二进内陆的机械师王焘说,“行驶过程中,只要不断地看GPS,确定自己的位置就可以。”驾驶头车的机械师姚旭也有同样的感受:“第28次内陆队出发的第二天,也遭遇了非常厉害的‘白化天’,到处都是白茫茫一片,两车交会时基本看不到。”

  下午5点半,车队抵达130公里处宿营地。按照各自分工,大家分头行动,机械设备保障、为雪地车加油、发电保障、通信联络、安全巡视……队员们各司其职。与以往不同的是,昆仑站队今天要在这里拖拽出被积雪深埋的5个雪橇,这是28次队在内陆考察中由于车辆故障留下的。本次内陆考察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将这些雪橇和物资拖拽到昆仑站。

天空飘起鹅毛大雪,凛冽的寒风中,崔鹏惠指挥队员们一边用铁锹刨雪,一边用雪地车拖拽。队员们挥汗如雨,衣裤浸湿了,双手也被冻得失去了知觉。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昆仑站队成功地把装载有几十吨考察物资的5个雪橇从积雪中挖掘出来。

在昆仑站队队长孙波看来,拖拽这些雪橇更多的是象征着中国南极内陆考察接力前行,更体现出一批批南极内陆考察工作者前仆后继的精神,本次昆仑站队也在这场接力中作出了新的贡献。

  自出发以来,昆仑站队部分科学考察项目也在紧张有序地开展。在车队行进中和宿营地,到处都可以看到考察队员忙碌的身影。来自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的李传金和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的史贵涛在宿营地开始钻取浅雪芯,用于分析雪芯的化学元素;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的郭井学在车队行进过程中运用冰雷达技术,对冰穹A地区及中山站至昆仑站内陆断面进行强化观测;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的徐灵哲运用测振仪,测量车队行进过程中的振动数据;中国科技大学的张禄禄通过采集冰雪样品和气溶胶,检测中山站到昆仑站的生态地质学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