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统计与出版物

2019年年鉴

【概况】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南京天光所)是我国天文与光学高新技术的重要科研和发展基地、国家大中型天文望远镜及仪器设备的研制基地,以及天文技术与方法高级人才的培养基地,下设望远镜新技术研究室、天文光谱和高分辨成像技术研究室、太阳仪器研究室、镜面技术实验室、大口径光学技术研究室、望远镜工程中心和南极天文技术中心等7个科研部门,拥有中国科学院天文光学技术重点实验室和江苏省外国专家工作室,是江苏省先进光学制造技术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
  至2019年底,南京天光所共有在职职工179人,其中科技人员118人、科技支撑人员45人。有两院院士3人(1人兼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有研究员及正高级工程技术人员18人、副研究员及高级工程技术人员62人。
  现设有“天文学”、“光学工程”等2个一级学科和“天体物理”、“天文技术与方法”、“精密仪器及机械”等3个二级学科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点,1个“仪器仪表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的培养点,并设有“天文学”、“光学工程”等2个专业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共有在学研究生74人(其中硕士生46人、博士生28人)、在站博士后4人。

【科研项目】2019年,南京天光所在研项目共140余项 。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2项、重点项目3项(新增2项)、面上项目26项(新增7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8项(新增4项)、天文联合培育6项(新增1项);参与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1项; 承担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课题6项(新增1项);主持中科院前沿科学重点项目1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专项1项、重点国际合作项目2项;承担中科院大科学装置运行与改造1项;新增委托研制项目53项。

  研究所与有关单位加强协作,积极推动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国大型光学红外望远镜和南极天文台项目尽快立项;运行维护国家大科学工程LAMOST助力重大科学成果产出,天文学家利用LAMOST发现迄今最大的恒星级黑洞获得年度十大科技进展;国内最大的5米预应力环抛机已完成本体和附属设施安装,即将进入试验阶段;大口径超高轻量化非球面碳化硅镜面磨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载人空间站工程空间应用系统多功能光学设施系外行星成像星冕仪成功立项通过方案设计评审;参与的空间站无缝光谱仪项目 、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ASO-S)卫星全日面矢量磁像仪(FMG)载荷进入初样阶段;与国家天文台联合提出西班牙GTC高分辨率超稳定光谱仪概念方案顺利通过国际评审;承担多项国家1-2米级地基光学天文望远镜研制。积极发挥技术优势,将非球面镜面技术和光机系统集成技术应用于国家战略需求,为国家重大工程提供关键核心组件。开展天文光学新技术的研究, 在计算光学、超分辨望远成像研究等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

【科研成果与知识产权】LAMOST工程研究集体荣获2019年度中科院杰出科技成就奖,LAMOST的核心创新和关键技术荣获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LAMOST中分辨率光谱仪项目入选2018年度“十大天文科技进展”。提交发明专利申请20件,授权专利19(包括1件美国专利);公开发表文章27,其中SCI收录4篇,EI收录9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3篇,软件著作权2件。

【学术交流与合作】为发挥南京天文科技方面的优势,推动南京天文科技事业发展,促进公民科学素质的提高,研究所和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签订合作建设南京天文馆项目建设框架协议,以加快推动南京天文馆的建设。与北京师范大学签订合作研制1.9米望远镜协议,望远镜研制成功后,研究所将享有望远镜的部分观测时间,用于自适应光学技术、系外行星探测技术等新一代技术研发测试。

  举办第八届海峡两岸天文望远镜与仪器研讨会、第四届南极星青年科学家论坛、西班牙GTC天文合作研讨会、第一届全国天文光子学学术研讨会等大型会议,加强和国内同行的合作与交流。

深化国际科技合作。2019年度接待国外专家来访1226人次;出访1744人次。研究所与国际知名研究机构围绕研究所的重点项目和重要发展方向展开广泛合作,在中国大型光学红外望远镜、南极天文台、30米望远镜TMT镜面加工及仪器研制、西班牙GTC高分辨率光谱仪、Hale望远镜光谱仪等方面均取得了积极进展。

与清华大学签订共建研究生就业实践基地协议,7月组织了首次清华大学精仪系暑期实践。11月与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签署了长期合作协议,并举行了教学实习基地、研究生实习基地揭牌,为今后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