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天文科考进行时

科技日报:“雪龙”号南极科考日记

本报特派记者 陈瑜
  11月12日  晴转阴有雨
  东经:117°53.9’ 北纬:16°33.85’
  风速:5—6级 涌高:1.5—2米 航速:14节
  截至北京时间17时,当我在键盘上敲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整个人已经从晕船引发的呕吐中慢慢恢复,脑袋逐渐清醒。“终于‘活’过来了。”不少人感慨。甲板上开始有人活动,一些科考队员已开始作业。
  11日上午,才从深圳大鹏湾驶入南海广阔海域,载着第27次南极科考队员的“雪龙”号就遭遇第一个“下马威”。据随船气象保障人员介绍,每年10月到次年2月,船只航行会尽量避开南海海域,一个重要原因是这段时间南海海域盛行东北季风,加上冷空气影响,容易形成大风大浪大涌叠加的海况。出发之前,预报显示会有6—7级风和中到大涌,但11日晚间,最大风力达到8级,最大涌浪高达3—3.5米。一觉起来,不少人发现房间的物品已经挪了地方,最夸张的是会议室的一台台式电脑机箱从桌上摔到了地板上。
  在过去的20多个小时里,大多数房间房门紧闭,卧床成了大家最舒服的休息方式。相比起前几天,食堂这两天明显冷清,大厨说早上用餐人数约为平时的一半,下楼吃午饭的人更少。
  气象保障人员分析,之所以大家会感觉不舒服,是因为“雪龙”号朝东南方向航行,东北季风和东南航向形成了90度的夹角,整个船身处于左右摇摆的横涌中。这种情形有点类似大家将来要遭遇的西风带。
  一个好消息是,越南以东洋面出现了一个热带低气压,受此影响,该海域形成的东南风可削弱东北方向涌的强度,现在涌高约为1.5米,人体感觉已比较舒服。
  “雪龙”号正以约每5小时向南挺进一纬度的速度前行,船长预计,明天早上,在穿过菲律宾民都洛海峡后,海况会更好,15日,航船将到达赤道,希望会一路风平浪静。(本报“雪龙”号11月12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