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报】踏平冰雪凯歌还——记中国第33次南极内陆考察

  他们是南极内陆考察的一支铁军。 

  他们是南极考察队伍中真正的勇士。 

  终年狂风肆虐,寒冷严酷,南极内陆以一种无情的严苛考验着人类的极限。这支铁军克服了暴风雪、白化天、软雪带、冰裂隙、高寒、低氧等难以想象的恶劣天气,在茫茫冰盖上修建飞机跑道、钻探深冰芯、观测天文变化,在南极考察史上写下了新的一页。 

  近日,在“雪龙”船返程途中,记者来到中国第33次南极考察昆仑站队员中间,听他们讲述那段艰辛且难忘的经历。 

   

      本报特派记者 兰圣伟 

  神速建成冰盖飞机跑道 

  此次内陆考察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完成我国首架极地固定翼飞机“雪鹰601”降落昆仑站、泰山站的地面保障,这对于昆仑站队来说是一项新的挑战。 

  魏福海说,“雪鹰601”首次降落昆仑站具有里程碑意义,昆仑站队全体队员严格按照固定翼飞机降落的机场设置方案,充分借鉴国外经验,因地制宜,摸索出一套属于自己的高原冰盖机场修建维护的新方法。队员们利用雪地车雪铲推平场地内的雪丘和不平整区域,再用卡特牵引车压实,最后用自主研制的平雪架平整场地。随后,利用雪地摩托车对平整度进行了测试,最高测试时速达103公里/小时,远高于要求的60公里/小时。 

  当地时间1月8日15时35分时,“雪鹰601”成功降落南极冰盖最高区域昆仑站,完成了首次冰穹A区域业务化降落测试飞行。 

  来自吉林大学的鲁思宇出生于1995年,是昆仑站队年纪最小的队员,初次南极内陆之行就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当天,我们早早就等在机场附近,盼着‘雪鹰601’的到来。当飞机平稳降落时,所有人都非常激动,那一刻让人终生难忘。”鲁思宇说。 

  同时,“雪鹰601”降落昆仑站期间,昆仑站队派专人负责通讯保障,严密监视昆仑站天气情况,记录气压、气温、风速、能见度等数据,实时向中山站通报,最终圆满完成地面保障任务,为我国在南极冰雪中建设机场积累了经验。 

  零下50℃的钻探 

  我国自第29次南极考察起开展了内陆冰盖深冰芯钻探工程,目前已取得多项重大突破,对于认知当前地球所处的气候阶段、推演未来的气候变化趋势和增强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尽管内陆考察期间正值南极夏季,但气温仍低至零下40℃,冰芯房更是异常寒冷,气温低至零下50℃。 

  就是在这种极端恶劣的条件下,胡正毅、张楠、杜志恒、于金海、刘科、刘博文、张绪良、张晗、鲁思宇9名队员团结一心,共同协作,艰难奋战了20多天,成功钻取深冰芯146米,获得了大量宝贵的钻探数据和设备运行控制参数,同时优化了深冰芯钻进过程,积累了大量复杂冰层钻进经验。 

   

   队员在钻取冰芯                  胡正毅 摄 

  负责昆仑站深冰芯钻探科学工程现场技术工作的张楠告诉记者,钻深在600米~800米深度的冰层状况复杂,是较难钻进的地层。9人小组克服了重重困难,深冰芯钻进总深度突破800米,积累了复杂冰情钻进经验和机械、电子设备维修经验,为项目后续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 

  坚强有力的后勤保障 

  这是魏福海第7次进入南极内陆冰盖。作为第33次南极考察昆仑站站长,他带领24名考察队员于2016年12月15日从中山站内陆出发基地起程,2月5日返回中山站,历时53天。 

  “此次内陆考察任务多,科研项目涵盖了历次内陆考察的全部学科。昆仑站队共投入雪地车9辆、雪橇33部,总物资量约350吨,回收废弃物约40吨,按计划安全、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并在保障能力业务化运行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魏福海告诉记者。 

  南极内陆冰盖气候条件恶劣,车辆、发电等设备运行是直接影响考察工作顺利开展和队员安全的生命线。内陆考察期间,由昆仑站副站长姚旭等7名考察队员组成的保障团队,科学组织、团结拼搏,从容解决了各种设备故障,为考察任务的顺利完成提供了保证。 

  去年12月,车队出发后不久,一辆PB300雪地车出现了动力不足等状况。如要排除故障,就必须进行全面检查,这样耗时较长,会影响队伍正常行进。昆仑站队精确计算油耗和配载,决定将该雪地车拖至昆仑站,然后再仔细排查故障。同时,该车也可作为整车配件,保证后续路程应急使用。最终,机械师团队在昆仑站将车辆修好。 

  

员在采集冰雪样品                 张楠摄 

  魏福海告诉记者,我国内陆考察引进PB300型和CATMT865型雪地车已有10年,大部分车辆多次往返内陆,很多部件开始老化,故障显现。为保障今后内陆考察顺利开展,今年计划对全部PB300雪地车进行系统性拆解检查,这将意味着内陆考察保障能力向职业化和专业化迈出新的一步,为南极内陆考察模式的发展提供参考。 

  早出晚归的人们 

  53天的内陆考察,有31天都在路上奔波。每天早上7时吃早餐,8时准时出发,中午在车上啃个面包,傍晚6点宿营,检查完毕队员们才能回到住舱休息。 

  返程途中,姚旭和胡正毅等队员驾驶雪地车每两公里要测量一次标杆,每10公里停车采集冰雪样品。为了能跟上车队,他们每天至少要提前30分钟出发。 

  在昆仑站作业期间,最晚收工的是马斌、卢海平、徐进、刘承4名队员。20多天里,他们完成了第二台南极巡天望远镜的状态监控、除霜保温及机电系统的维护,升级了运控数据系统,维护了高原自动天文台、中国之星望远镜、天文台址自动气象站,安装了昆仑云量极光监测仪,取回了2016年观测数据,拆卸了第一台南极巡天望远镜,清理了老天文场地。 

  来自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的马斌是首次参加南极内陆考察。他对记者说:“此次冰穹A天文观测任务繁重,在20多天的工作时间里,要检测排除所有影响设备运行的隐患,保证全部设备在冬季正常运转。室外作业冰冷刺骨,有时冻得人直想掉眼泪。在这种严酷的条件下,我们每天要忙到八九点钟,幸好有其他队员的帮助,否则很难顺利完成各项任务。” 

  不能让垃圾污染了“雪白” 

  终年被冰雪覆盖的南极内陆生态环境脆弱,如何最大限度地保护当地生态环境,成为昆仑站队面对的一道难题。此次内陆考察通过实施环境治理工程,践行绿色环保理念,内陆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得到大幅度提升,展现了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 

  他们用空油桶和建筑废材将污水、排泄物、生活垃圾等全部打包带离内陆,并创建了南极内陆考察环境保护新标准。“此次内陆考察首次使用了我国自行研制的内陆卫生舱,我们用空油桶收集排泄物,大大改善了内陆营地的卫生状况。”姚旭说,同时将餐饮产生的垃圾干湿分离打包,并把全部生活垃圾带回内陆出发基地分类处理。 

  据悉,昆仑站队共回收污水桶、空油桶620桶。其中,空油桶在内陆出发基地压缩处理,并吊运回中山站。人体排泄物和污水全部吊运至“雪龙”船,运回国内处理。同时,将昆仑站废旧建材运至内陆出发基地切割处理,实现废物利用。 

  “目前,全世界只有中国、美国等7个国家在开展内陆考察。保护南极内陆的生态环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此次大规模环境治理标志着我国南极考察正逐渐走向注重质量的精细化发展模式。”魏福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