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LAMOST-Kepler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比利时成功举行

  2017年7月31日至8月3日,第二届郭守敬望远镜-开普勒卫星(LAMOST-Kepler)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市皇家天文台学术报告厅召开,本届研讨会的主题为“大规模光谱巡天时代的LAMOST”。来自比利时、中国、美国、意大利、波兰、瑞典、西班牙、墨西哥、德国、澳大利亚、日本、台湾、土耳其、伊朗、塞浦路斯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近50位学者出席了本次研讨会,其中来自中国的国家天文台、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和台湾中央大学等单位的16名科研人员应邀参加会议并做了学术报告。比利时皇家天文台Peter De Cat研究员和北京师范大学付建宁教授担任此次会议的科学组织委员会联合主席。

  

    图为第二届LAMOST-Keper国际研讨会参会人员合影 

  LAMOST是是目前世界上光谱获取率最高的望远镜,是唯一能对美国开普勒卫星105 平方度天区的十万多颗目标恒星进行有效光谱观测的天文设备。自2010 年以来,我国学者与比利时等国际学者合作,利用LAMOST 开展了对Kepler卫星天区进行系统恒星光谱观测项目,迄今已获得了8 万余颗恒星的10 万余条光谱,并进行了恒星参数的计算和分析。该光谱数据库得到国际天文界广泛认可和深入使用,并取得了一系列的国际顶尖学术成果,在国际天文界产生了强有力的影响,同时也成为了LAMOST国际合作的一大亮点。 

  继2014年第一届LAMOST-Kepler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后,第二届LAMOST-Kepler国际学术研讨会备受天文界的期待和关注,其主要议题包括:1)LAMOST现状和LAMOST-Kepler项目的进展;2)LAMOST与国际上其他大型光谱巡天项目;3)LAMOST的科学成果;4)LAMOST二期巡天计划及LAMOST-Kepler项目未来的合作。在高水平的学术报告和深入的学术讨论基础上,与会代表一致赞成继续推进项目的观测和数据处理及分析,进一步推动项目数据的多方面科学应用,并计划两年后在中国举办第三届研讨会。本次会议经费全部来自比利时科学基金会的支持。共有30名学者获得全额参会资助。这是第一个由国外高水平研究单位在中国境外举办的、基于LAMOST科学数据的专题国际学术研讨会,堪称LAMOST的一场学术盛宴。 

  该会议的成功举办,显示了LAMOST巡天日益增长的国际学术影响力和活跃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会议不仅为项目的学术总结和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而且极大地推动了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有力地扩大了LAMOST巡天的国际影响力。 

    (来源:LAMOST之声)